資料來源/中央廣播電台

一條法令不完備的藥事法,讓全台中藥房每年以300家速度消失,熱愛中藥的二代接班人不忍中藥文化、父執輩畢生心血就此走入歷史,紛紛上街陳情,衛福部承諾將於2月祭出解方。

去年11月6日,全台1000多名中藥房業者集結衛福部大門抗議,要求政府重視中藥業者面臨的困境,情緒激動一度與警方發生推擠,引發各界關注。

根據現行藥事法第103條、傳統中藥業者落日條款規定,1993年2月5日以前凡是合法經營中藥房的業者,都可繼續中藥材販賣業務,並指出在「中藥師」尚未設立前,中藥商必須修習一定中藥課程,並且經過國家考試及格,才能從事中藥材買賣、調配固有成方、調劑中醫師處方藥品等工作。

但中藥商公會指出,政府二十多年來完全沒有發過任何一張中藥販賣執照,也沒有辦過任何一場國家考試,導致台灣中藥行急速關門,只有老一輩苦撐,人才斷層,台灣傳統中藥文化岌岌可危。

為了釐清「藥事法」第103條規定的中藥從業人員身分,衛福部長陳時中去年11月承諾,將於3個月內找第三方團體開會,把吵了20年的法律爭議講清楚、說明白。陳時中坦言,中藥師制度是可長可久的國家制度,將考慮研擬相關教、考、用政策,並討論目前藥師僅修習16個中藥學分,是否足以執行中藥業務,盼建立完善中藥管理制度,讓中藥產業回到正軌。

衛福部中醫藥司科長陳聘琪表示,去年12月26日已召開第一次專家諮詢會議,邀請中藥商、法律相關專家與會,專家認為中藥商存在有其必要性,如今中藥商老化、凋零嚴重,未來法令不論如何解讀,衛福部都得讓中藥商有持續存在的法令基礎,同時思考人員新生及產業未來方向,目前已擬定多個可能方案,但最後仍將由陳時中拍板,最晚2月初對外公布。

來自基隆的阿斌(左)、阿聖(右)兄弟檔是中藥房第二代,堅持承襲古法手切藥材,刀法相當純熟。(圖:中央社)
熱愛中藥的二代接班人不忍中藥文化、父執輩畢生心血就此走入歷史。(圖/中央社)
經營40多年的中藥房招牌不墜,接班人仍堅持手切藥材,遵循古法炮製。(圖/中央社)
盼衛福部完善中藥管理制度,讓中藥產業回到正軌。(路透社/達志影像)